两百名宫氏后裔来威海寻根 祭祖是为传承祖先风 |
发布时间:2023-12-18 16:52 来源:网络 作者: admin 点击: 次 |
两百名宫氏后裔来威海寻根 祭祖是为传承祖先风范4月7日,约200名来自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江苏、江西、安徽、甘肃、内蒙古、广东等地的东莱宫氏后裔,在文登区界石镇软枣林古墓群地区举办寻根祭祖活动。促成此次百年内范围最广的宫氏聚会的,是登载在《威海晚报》“威海百家姓”栏目上的一篇文章——《宫氏,六百年祖茔今犹在》,许多宫氏后人都是看过了这篇文章或在威海晚报微信公众号转载的稿件,才知道宫氏祖茔仍在,因此前来寻根祭祖,宫氏后人也向晚报记者讲述了更多宫氏的历史故事。 来自全国各地的东莱宫氏后裔代表在祭祖现场。宫举卫 摄 宫氏后裔在软枣林古墓群祭奠。宫举卫 摄 让更多宫氏后人了解祖先 此次东莱宫氏后裔2018年清明祭祖活动组织者宫瑛说,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很多东莱宫氏此前多有联系,但没有举办过大范围的威海祭祖活动。 “之前有不少威海和烟台的宫氏后人去软枣林古墓群等地寻根祭祖,全国范围的宫氏祭祖活动近百年来都没有过。”宫瑛说,能把全国各地的宫氏后人聚在一起,是威海晚报3月2日A9版上的《宫氏,六百年祖茔今犹在》报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威海宫氏后人,都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各个宫氏群里,许多外地宫氏后人读了这篇稿件后,对自己的祖先有了更多了解,知道了在威海还保存着有着600年历史的宫氏老茔地。”宫瑛说。许多外地的东莱宫氏后裔提出,想来软枣林古墓群看看,“我们正好也打算举办清明祭祖活动,因此就有很多外地宫氏后人在清明假期来到威海。” 寻根祭祖活动于4月7日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0名宫氏后人参加。除探访软枣林古墓群外,宫氏后人们还来到先祖居住过的宫家庄和软枣林遗址等进行了实地走访。 宫氏清明祭祖活动组织者宫瑛和宫占东接受采访。宫举卫 摄 东莱宫氏先祖居住过的宫家庄。宫举卫 摄 祭祖是为了传承祖先风范 在宫氏祭祖现场,活动主持人宫润德说:“宫氏后人清明祭祖,最重要的是要把先祖的耕读精神继承下来,在追思先祖、缅怀故人的同时,将先祖风范传递给后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这也正是清明节寻根祭祖的意义所在。” 在《东莱宫氏家谱》中,写着这样的家训:孝父母,敬祖宗,亲兄弟,睦邻里,贫不谄,富不骄,倡勤俭,戒奢侈,倡公正,戒争讼,重学习,戒躁嬉,重德行,戒淫逸,处世事,德为准……告诫后人,遵从道德规范,谨慎做人,认真做事。 此次祭祖活动的另一位组织者宫占东说,除了在清明等特定时节举办祭祖活动,宫氏后人还通过微信群等各种途径,宣传宫氏家训、家风,平时,还组织宫氏后人举办各种公益活动。 “前几年,家住东北的一位东莱宫氏族人得了尿毒症,我们得知后,立刻组织为他捐款,解决了这家人的燃眉之急。”宫占东说,每年宫氏族人都为残疾人和福利院的孩子捐款捐物,“这是祖宗家训中最重要的一点:德为准”。 宫氏家训。宫举卫 摄 《威海晚报》“威海百家姓”栏目关于宫姓的报道。宫举卫 摄 东莱宫氏后裔已超40万人 宫瑛说,宫姓源于姬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五代后周(951~960年)时期被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禅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当时的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区界石镇柳林庄村)。 在《东莱宫氏家谱》中,宫熙儒第七世孙宫天授被尊为一世祖。宫天授例赠朝列大夫,配李氏,居文登柳林,生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宫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阳濯村。 东莱宫氏四世祖宫礼,为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宫姓家族史上第一位进士。 经过1000多年的繁衍生息,东莱宫氏后裔已遍布全国各地,总人数超过40万人,占全国所有宫姓总人数的绝大多数,这些人的祖先都能追溯到曾在文登柳林隐居的宫熙儒。 东莱宫氏在27世之前没有统一的辈分,自清咸丰六年(1856年)修谱时才确定了27世至57世的辈分: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和尧锦沂榆烣。 (记者 沈道远) |
|
|||
|
|||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